聚合硫酸鐵(PFS)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無機高分子絮凝劑,具有水解速度快、絮凝體密度大、適用pH范圍寬(4~10)等特點,具有很強的中和懸浮顆粒上電荷的能力,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很強的吸附能力,能很好地去除水中懸浮物、有機物、硫化物、重金屬離子等雜質,具有脫色、除臭、破乳化及污泥脫水等功能,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礦山、印染、造紙等工業廢水處理。相比傳統的鋁系絮凝劑而言,PFS在反應過程中無離子水相轉移和殘留積累,使用更方便、價格更便宜、用量更省。聚合硫酸鐵的制備方法有很多,有硫鐵礦法、鐵屑法、鐵礦石法、硫酸亞鐵法,其中硫酸亞鐵法又可分為直接氧化法、生物氧化法、催化氧化法、吸收塔法、鋼鐵酸洗廢液氧化法等。不同的制備方法有不同的優缺點,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:
硫鐵礦法、鐵屑法和鋼鐵酸洗廢液氧化法以工 業廢渣為主要原料,同傳統方法采用FeSO4·7H2O相比,既利用了固體廢物資源,保護了環境,又降低了成本,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直接氧化法雖然工藝簡單,操作簡便,但存在氧化劑用量大,成本高,氧化劑引入的離子需分離除去,反應中產生的有害氣體需專門設備吸收處理等問題,因而難于在工業化生產中普及和應用。但試驗研究中需要少量聚合硫酸鐵時,采用此類方法制備簡便易行。
生物氧化法所采用的原料來源廣,生產設備簡單,成本較低;無需高溫高壓和有毒催化劑,生產中無任何毒副作用。其不足之處是產品中亞鐵離子含量較高,影響凈水效果。因此必須設法提高產品中三價鐵離子的含量。
催化氧化法生產工藝簡單易行,反應過程溫和,對設備的要求不高,投資省。不足之處是氧化時間長,催化劑用量較大,產品聚合硫酸鐵的質量(鹽基度)較低,反應過程常常伴隨著大量氮的氧化物排出,污染環境。催化劑NaNO2對人體有毒,不能用于生活飲用水的凈化處理,而硝酸鹽對人畜無毒無害,可以放心地應用于工業廢水、城市污水、工業用水以及生活飲用水等的凈化過程中,同時成本比NaNO2要低。
生產聚合硫酸鐵的原料來源非常廣泛,其中采用硫酸亞鐵為原料較為理想,生產工藝簡單、成熟,生產條件溫和,生產出的聚合硫酸鐵雜質少、品質高,可用于生活飲用水的凈化處理。
源潤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用雙氧水制備聚合硫酸鐵的實驗
- 用石灰/聚合硫酸鐵處理硫酸廢水效果的研究
- 聚合硫酸鐵與PDMDAAC復合絮凝劑的制備及應用研究
- 聚合硫酸鐵的制備技術及在制備方面的研究進展
- 鈣基聚合硫酸鐵對河道富磷底泥固磷脫水的研究
- 以綠礬為原料,用催化氧化法合成聚合硫酸鐵的可行性
- 生物聚合硫酸鐵的制備工藝及性能研究
- 分光光度法測定聚合硫酸鐵絮凝劑中痕量鎘的新方法
- 聚合硫酸鐵各種制備方法優缺點的比較
- 聚合硫酸鐵的合成方法介紹